欢迎您光临海博大数据研究中心!

0

当前位置:
外企对中国市场发展潜力仍乐观
时间:2016-01-26       来源:海博咨询    点击:704次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美国商会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最新调研显示,尽管感觉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由不清晰的法律带来的困扰有所增加、对监督管理的诠释前后不一致,以及获取授权许可资质存在困难,但多数外资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仍持乐观态度。

      近日,中国美国商会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最新调研显示,尽管感觉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由不清晰的法律带来的困扰有所增加、对监督管理的诠释前后不一致,以及获取授权许可资质存在困难,但多数外资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仍持乐观态度。

  

      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45%的受访者表示,其盈利情况较2014年持平或有所减少。同时,64%的会员企业表示,其在2015年实现财务盈利,这是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不同行业的财务业绩相差迥异。虽然经济环境极具挑战,但仍有一些积极的信号。较之其它发展中市场,中国仍位居企业投资目的地前列。60%的企业仍将中国列于其投资重点的前三位,近25%的企业认为,中国是其投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知识产权保护有所改进,受访者仍认为监管法律法规执行不一致、不清楚是主要的商业挑战。而获取许可证困难的问题,也重返五大挑战之列,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感觉外资企业在华的受欢迎程度较之前有所下降。此外,尽管近来政府宣布支持创新,但技术与研发密集型产业相较于其它产业,对来自国家监管和政策方面的挑战更为担忧。技术与研发密集型产业,则对于未来的监管环境表示出更多的悲观情绪。

  

      外资企业认为,更健全的法律体制对于克服这些挑战和促进未来商业发展尤为必要。“市场准入”被列入美中双边投资协议(BIT)的三大益处之一;近80%的企业期望美中双边投资协议能增加监管环境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公平性;近四分之三的企业期望能与国内企业在公平环境中竞争。该协议将对会员企业着重提出的商业挑战产生直接影响。受访者还认为,达成一份高标准的美中双边投资协议将极大改善投资环境,并有益于拓展美中关系。

  

      尽管会员的诸多顾虑仍待解决,但商务环境和监管环境均有所改进。九成受访者认同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有所改进。同样,认为中国互联网信息泄露和信息技术及数据安全威胁高于其它地区的受访者比例也呈持续下降趋势。曾多年位居商务挑战前五位的腐败问题,已连续两年不在首要商业挑战之列。

  

      展望未来,中国仍有许多的重要商业机会。国内消费的增长以及大量富有中产阶层的兴起,带来最大的跨行业商机。消费及技术与研发密集型公司也看到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行业公司普遍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及扩大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将带来巨大商机。

  

      尽管机会众多,仍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过去三年里将产能转移到中国境外,或者计划将产能转移。大部分工业与资源行业以及消费品公司认为,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是产能转移的目的地。技术和其它研发密集型企业最有可能将产能转移到美国或北美自贸区。展望2016年,尽管46%的公司预期增加员工人数,但仍有超过20%的企业计划减员。

 
------分隔线----------------------------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