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海博大数据研究中心!

0

当前位置:
农产品电商热下的创新发展之路
时间:2015-06-15       来源:海博咨询    点击:900次
核心提示:2015年6月9日,2015年eNet16论坛(暨2015金i奖年中颁奖典礼)在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2015年6月9日,2015年eNet16论坛(暨2015金i奖年中颁奖典礼)在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本次论坛共邀请15位尤具成长性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CEO,一同探讨互联网、大数据、DT、智能化、去中心化等时代环境下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并同样着重行业落地,产生与用户的沟通。

      在此次论坛(暨金i奖年中颁奖典礼)上,大食品作为新锐农产品电商的代表,被授予“2015年生鲜电商最具创新奖”。

   

      据悉,成立不到1年的大食品,是一家专注提供安全、健康的原产地优质农产品电商的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食品安全消费地理标志性平台和健康好粮优秀品牌”。而这样一家新锐电商公司何以在生鲜电商领域获得如此推崇呢?

      产品创新,推动消费升级

   

      创新,是此“金i奖”给予大食品的关键定义。大食品的创新,首先来自于对产品的创新。

   

      在大食品创办初期,其核心产品战略即锁定了以大米为主的家庭主食品类,并持续推动这一领域的产品与消费升级。把大米当做生鲜做,无疑对传统的消费市场带来颠覆式的革新。大食品在把控上游优质产区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家庭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测算,改变规模化仓储、加工、物流方式,优化供应链效率,提供个性化的订单宅配服务,把时间从大米脱壳加工到用户收到宅配鲜米控制在8天以内,让吃米这件看似寻常的事儿变得更有品质。有专家表示,传统行业、渠道一味的追求规模化,而对于产品、用户的钻研还不够,这也是大食品这样的新锐公司能够立足行业领域的关键点。

   

      在生鲜电商竞争激烈的水果品类,大食品选择了原产地精品路线,果断放弃规模化仓储型产品,专供应季鲜果。每一款产品都会根据产品、产区的特点,最大限度优化冷链、社区渠道的效能,形成最佳的营运解决方案,确保产品第一时间新鲜送达用户手中。

      从产品逻辑到产业逻辑

   

      大食品创始人、CEO韦三水认为,农业的核心是从产品到产业逻辑的转换,而“联结”则是推动这一创新的重要方式。

   

      当前,产业的边界已越来越模糊,产业的跨界联结将有助于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在这方面大食品通过创业一年多的时间,摸索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大食品联合创始人、COO陈珏洺在论坛上指出,消费者很难忠诚于一个电商,但是每个人家里的电器是相对固定的,于是我们和电器厂商进行合作,电器做工具,大食品做内容。而不久前大食品与生活家电行业领导品牌“美的”强强联合,就印证了这一点。通过与美的高端电饭煲的跨界营销合作,来自大食品的11万斤五常有机大米迅速覆盖全国32个城市,567家中高端卖场,几千个高端家庭用户成为了大食品的忠实用户,而这些用户将持续为大食品提供近千万销售空间,其联结价值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老百姓餐桌上的问题,就必须改变价格杠杆的运营思路,传统的压榨上游,取悦用户的方式必须改变,因为首先保障了上游生产者的利益,才能将生产者的价值与消费者的价值进行联结,从源头上防止“互害模式”的蔓延。而大食品始终向用户传递一种价值消费理念,并致力于提升家庭餐桌品质的服务,不做大而全的卖场模式,不以价格杠杆吸引用户,只提供稀缺的原产地“尖货儿”。

   

      陈珏洺表示,从创业初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希望能够让农民过得更好一些,让果农过得更好一些,这样才有可能让消费者吃得更好一些。

   

      创新将持续推动产品消费的升级和产业格局的变迁,互联网对用户需求的挖掘和传统价值链条的再造将不会停止。我们有理由相信,创新将会把一批致力于变革的新锐公司吹上风口浪尖,谁将是农产品电商领域的下一个BAT?

 
------分隔线----------------------------

相关报告